2019年7月10日文化部官网公布废止施行9年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也有媒体报道称5月份文化部已下发《通知》,明确其不再承担网络游戏行业管理职责。
去年3月份,国家机构改革开始,游戏产业行政许可随之停滞。有网友认为,游戏产业迎来了冻结期,随着监管部门的调整,新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未来监管尺度暂不明朗。甚至有人认为,随着文化部退出游戏监管,游戏产业进入无人监管的“裸奔”状态。
其实不然!
文化部:相关政策依然有效
即使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启动之前,网络游戏运营商从事业务涉及文化部、国家版权局、工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的审批和备案。文化部一家退出,并不意味着网络游戏进入了无人监管的裸奔状态。
2018年3月份之后出现的游戏审批的停滞,仅仅是为贯彻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的策略之举。
根据文化部2019年8月19日《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尚有如2005年《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09年《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游戏监管政策依然现行有效。
新闻出版署:早已开始履责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官网游戏审批结果公示栏信息,“国产网络游戏审批”“进口网络游戏审批”“游戏变更审批”已分别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19年7月开始出现了新的审批信息,审批文号也从“新广出审”变成了“国新出审”。
在文化部关于《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问题咨询》(办件编号:gzly20181105317)的答复中,已明确回应了游戏产业新的监管机构:“根据相关规定,文化和旅游部不再负责网络游戏行业管理,网络游戏相关情况请咨询国家新闻出版署。”
产业走向:监管持续加码
经过一年多的监管机构改革,网络游戏主要管理职责已划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游戏产业的监管思路也日见清晰。
2019年9月18日公布的《2019年9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其中休闲益智游戏多达2/3,这也印证了2016年《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的监管思路。
在中宣部统一管理的情境下,未来网络游戏监管力度只会加码,除了重点防范网游中存在的色情、赌博、诈骗等违法行为,工作重点更会转向从游戏内容审查着手,全方位的加强未成年保护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
随着监管部门调整和监管思路的变化,游戏产业新的监管政策法规也将会快速出台,建议网络游戏研发商、运营商、运营支持商和第三方平台等产业主体,尽早谋划,调整商业模式,及时应对相关风险。
——墨巾绿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