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视点 | 我的地盘谁做主——勇敢的向家暴说不

2024-11-21 0

前言

 

家,本是一个融合了人间真情、真爱、美好的地方,充满着期望与梦想,承载着奋斗与激昂,但总有一些人会破坏这种和谐,以身试法,一言不合就挥拳相向砸向自己的妻子,如果丈夫有了第一次家暴,我奉劝女性朋友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不要轻信丈夫以后不再动手的谎言,尽快结束这段婚姻,否则一辈子都走不出家暴的阴影。两个人在一起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也就没有了继续的可能,千万不要以离婚对孩子有伤害为借口将就下去,因为比起离婚,家暴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也许他的怨气,是冲着自己来的,只是他把对自己的不满,以暴力的形式发挥在女方身上而已,但这种暴力却像一颗定时炸弹,令人猝不及防,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不要也罢。

 

 

基本案情

 

男女双方于2009年初相识,确立恋爱关系, 2009年6月6日在济南市历城区民政局登记结婚,婚后2013年10月8日生育一男孩。双方在恋爱期间及结婚初期感情很好。双方生育了子女后,考虑到女方父母方便照看孩子,双方搬到女方父母家中居住。居住的时间长了,难免发生矛盾。在一次争吵中,因为男方没有吵过女方,竟然抡起拳头殴打了女方,致女方鼻骨骨折,后女方报警并住院治疗。也许是因为打的顺手不好刹车,也许是因为男方自己感觉在女方家中生活压抑想要发泄,后来男方又多次对女方大打出手。女方委托笔者代理其离婚诉讼。笔者认为: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是法院判决离婚的一个法定理由。家庭暴力和虐待,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身体、禁闭、冻饿、凌辱人格、精神恐吓、性暴虐等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肉体上、精神上进行伤害、摧残、折磨的行为。具体到本案,男方多次殴打女方,并致女方鼻骨骨折,因男方实施家暴的行为已经变成了经常性的、持续性的,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人民法院应依法查明男方实施暴力行为的事实和情节,判决准予离婚。后该案在法院的主持下调解结案。

 

 

法条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律师建议

 

广大女性朋友在遇见家庭暴力时要勇敢的站出来说不,努力做到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要敢于对自己父母的溺爱说不,因为父母溺爱子女,就会干预子女的婚姻,所谓的爱却成了一种无知的伤害,殃及子女的婚姻。很多婚姻因父母的 “搅和”走到了婚姻的尽头,两个人的矛盾也就演变成了两个家庭的矛盾。因为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偏爱自己的子女,站在自己子女的立场考虑问题,往往就是父母的这份爱女的私心引起对方的不满。在此,我想给看到此文的父母提个醒:应该让幸福回归原位,父母给与子女最好的爱,就是保证子女独立的生活,必要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把应该给自己配偶的爱给与子女。很多的父或母不爱配偶,而是将夫妻之爱都转移在子女身上,甚至有人要对子女的婚后感情完全控制。在子女成家后,往往把子女的配偶当成她子女的敌人,见不得孩子夫妻之间的相亲相爱。感觉自己被忽略了,巴不得看到子女和配偶吵架、甚至离婚,然后自己充当了一个胜利者。当子女接受了父母“教唆”站在了父母立场,这种亲子关系就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父母就非常欣慰。笔者认为,结婚成家了,就要双方互相配合,你擅长做家务,就多付出,她擅长理财,就多干点。最好不要让双方父母,以帮忙做家务为由,干预小家庭的事务,因为不见得有些父母爱孩子的方法都是对的,也不见得有些父母从“潜意识”里都希望子女的婚姻幸福。一个人在原生家庭里养成的习惯,是靠一种惯性在转动。想摆脱这种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需要自我觉醒和极大的挣脱力。好的婚姻,两个人都是快乐的独立个体,一起结伴,去经历人生。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像龙应台在《目送》里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