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解密“微信红包”,移动支付时代或已到来?

2024-11-11 0

解密“微信红包”,移动支付时代或已到来?

本文作者:徐瑶 发布时间:2015-02-26


今年春节,全民在看春晚的同时又多了一项“移动娱乐”——抢红包。腾讯依靠其社交产品微信的高市场占有率又一次成为了红包大战的赢家。作为一个法律公众号,我们不禁要问,火热的微信红包到底是怎样运作的?会涉及什么法律问题?有人要答:“微信红包,没问题!就一个字,抢!”没错,截至发稿,经笔者粗略统计,本团队(按活跃人数12人计)在春节期间收发红包共约40000个,产生约350000元的资金流动,红包抢得着实火热。但娱乐之余,我们还是要对此一探究竟。

 

AT之战,后发制人还是过眼云烟?

 

先来看一组数据。除夕当天,微信收发信息总量达143亿次,微信朋友圈信息总量2.6亿次;全球参与摇一摇的国家达185个,总次数超过110亿,当晚2234出现摇一摇互动峰值达8.1亿次/分钟,全国人民共摇出5亿元人民币;微信红包个人当晚收发总数达10.1亿次,为去年除夕的200倍;在零点时段的高峰期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有55万个红包被发出,165万个红包被拆开,为去年同时段的66倍。

不难看出,微信红包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与已建好亲密社交网络的“微信”进行的捆绑,使得收发红包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便捷度,这也是微信支付一直不脱离“微信”单独设立,以及马云继去年微信红包大火以后紧急推出“来往”社交产品的主要原因。当然,从红包设计上,微信的摇一摇和拆红包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完胜支付宝的戳一戳和猜红包。但相反地,在日常的消费当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具有独立支付功能且覆盖面较为广泛的“支付宝”,并且,仔细研究两个第三方支付的合作金融机构就会发现,微信支付现在仅跟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这九家银行达成了合作关系,而根据支付宝官网显示,支付宝现在已经跟134家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关系,基本囊括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所有银行,外加有淘宝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支付宝的实力还是远在微信支付之上。因此,微信红包虽然给微信支付的后续发展做出了好的铺垫,但因微信支付本身没能形成稳定的用户习惯,很可能导致这种短期的火热就是过年吃的一顿饺子。

 

如何运作,靠啥盈利?

“微信红包”本质上是基于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开发的操作程序。用户在注册微信并接受微信支付功能后,即获得一个财付通账户。发红包用户“制作红包”后,用户绑定的银行卡中相应的金额将被支付到财付通账户中。此时用户将红包发给微信好友或者微信群,领取者点击领取后,财付通在其内部将该部分金额转移给领取者。领取者选择提现后,财付通将专用账户中的金额转移给领取者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上。如果接受红包的用户没有绑定银行卡,那么红包金额将留在该用户的“零钱”账户中,可以用于微信钱包已有合作商户的直接消费(如嘀嘀打车、微信电影票)。与普通第三方支付平台相类比,发红包者相当于买方,领取红包者相当于卖方,商品可以定义为“人情”,财付通参与其中,作为支付的第三方平台。而手机上显示的数字也不过是数字而已,真正的资金流转还是发生于银行账户之间。因此,“微信红包”的创新之处仅在于赋予这种支付一种情结。“红包”作为南北方通行的传统新年习俗,容易被用户接受;春节期间的人情往来使得被动接受“红包”的用户也不得不参与其中;“拼手气群红包”的娱乐化设计满足用户寻求刺激与好运的心理,今年新推出的“拜年红包”采取小额吉利金额+相关祝福语的形式发出,红包拜年两不误,更是让人觉得年味儿十足。这些都能够使用户获得较好的产品体验,从而将微信与银行卡绑定,无形中可以增加用户数量,使随后的支付功能得以更便捷地吸引用户。

微信红包火了以后,有段话在网上流传甚广——“微信红包告诉你,仅仅2天,微信绑定个人银行卡2亿张,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若30%的人发一百元红包,共形成60亿的资金流动,延期一天支付,民间借贷目前月息2%,每天收益率约为万分之七,每天的保守收益为420万元,若30%的用户没有选择领取现金,那么其账户可以产生18亿的现金沉淀,无任何利息……”这段看似很有震撼力的解读,实则存在些许问题。

如前述,无论是支付宝支付还是微信支付,其本质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差别很大。银行吸收储户的存款后,一方面会增加自己的负债,但另一方面能够发放贷款从而增加自己的资产。但第三方支付是为贸易(或支付)而生的,用户存放其中的资金本质上还是在银行,有权按照民间贷款利率发放贷款的主体依然是银行,其最多只能收取银行存款利息。按目前活期存款利息的0.35%来计算,每天的利息约为0.0009%,但这笔利息收益对于腾讯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来说算不了什么,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拓展其未来移动支付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而在未来,像微信支付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主要依靠的是面向合作企业收取的交易佣金。

 

法律风险知多少?

 

沉淀资金安全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应当与自有资金账户分户管理,支付机构应当根据客户备付金或客户划转客户备付金不可撤销的支付指令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占用、借用客户备付金,不得擅自以客户备付金为他人提供担保。”由此,沉淀资金本身归属于客户,由支付机构保管,根据客户的支付指令进行操作。具体到“微信红包”中,资金的保管分为两个阶段,在转账制作红包完成到红包接受者接受红包前,资金属于发放者;在红包被接受到接受者提现前,资金属于接受者。在此期间,支付机构仅起到保管资金的中间方的作用,不得对资金作出任何处理。

 

嗜“赌”成瘾,离网络赌博有多远?

 

“拼手气红包”是微信红包中最为火热的一种,发包人设定一定数量和金额的红包然后发在群中,群成员便开始“抢红包”的游戏,先到先得,数额随机。而在这种模式下,不少群出现了“人气接龙”的玩法,即由红包中数额最大的获得者继续发出下一个固定数额的红包,以此类推。在这种玩法中,拼手气的结果不仅成了每局输赢评判的结果,也成了每局红包金额分配的依据,参与者已然具备了射幸心理,本质上具有赌博活动的特点。而近日,随着微信红包的火热,一些人在网上专门发起了这项活动,如在微博上发布群信息,邀请陌生网民转发微博即可入群参与抢红包等,那么,这种游戏在何种情形下会被认为犯罪呢? 

根据《刑法》第303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以及开设赌场的,都将构成犯罪,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因此,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认定罪与非罪的关键。具体到微信红包接力玩法中,组织者或参与者是否以“获取数额较大的金钱或其他财物”为目的,是其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简单来说,就是要看微信接力红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心态是娱乐还是对输赢结果和金额大小抱有期望,当然,这种主观目的是很难判断的。

根据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发布的《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或“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都属于“聚众赌博”的情形,涉嫌构成“赌博罪”。所以,如果组织者或参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参与人数、赌资数额累计达到一定数量或规模,或者组织者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一定金额,则会触碰到法律红线。

而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的规定,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等传输赌博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的”、“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的”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的”,属于“开设赌场”。但《意见》中将赌博活动开设的地点限定在“网站”上,而发起人设立的“微信群”能否解释为“网站”,是这种活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合法性认定的关键。一般而言,如果微信群长期固定从事抢红包活动,其与一般的网站没有太大区别,但其毕竟是微信平台下设的项目,且有随时解散的可能,与专门设立网站从事赌博活动的危害性不可同日而语。并且按照刑法上的解释原则,在现有法律、司法解释没有对此做出特别规定时,不宜将“微信群”解释为“网站”,以免造成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后果。因此,组织者和参与者可能会构成赌博罪,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不能构成开设赌场罪。

总之,微信红包作为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间的娱乐项目尚可,万不能将此作为获利的工具,否则只能引火自焚。

 

理性判断,谨防骗局

 

随着收发红包活动逐渐火热,红包诈骗也应运而生。近日,网上爆出骗子利用很多人不了解微信AA还款功能,制造骗局,让很多人以为是红包而受骗的情景。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只要涉及到支付密码的输入,都会产生资金外流,应当谨慎为之。另外,也有不法分子发放假红包,其目的是通过红包将钓鱼网站发送出去,然后通过朋友圈内警惕性不强的心理收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这种诈骗具有伪装性极强的特点,再加上存在利益陷阱,使公众很容易落入圈套,应提高戒备心。

 

结语

 

小小的微信红包确实在这个春节给我们增加了大大的乐趣,甚至用摇一摇的方法宣布了春晚之命休矣,这是互联网时代又一次成功的颠覆,印证了新事物总能代替旧事物的道理,也印证了新事物的竞争中客户体验的重要性。然而,“微信红包”再火,也不过是春节特定时期的产物,必将随着节日氛围的淡去而退出人们视线,如何能够留住靠“微信红包”拉拢来的客户成为腾讯下一步要走的棋,欣喜之余的我们也会对未来的移动互联、移动娱乐更加期待——通过使场景设计不断健全,未来的手机支付将会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或许能取代我们的钱包,移动支付时代或已到来。



To Top